回过头看2016年这一年,好像没有往年那般深刻,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。人说三十而立,30周岁那天,我起了个大早,在鹿港的老街上恣意行走,别人总说一定年龄有一定年龄要做的事,或许我属于不正常的那种。
我依旧习惯独来独往,这世界有太多东西去看去听去感受,但我好像宁愿自私地留在心里。我并不喜欢社交活动,不过却又喜欢干着记者传媒这行当,想想也是奇怪。今年看的《黑天鹅》一书中提到一个观点,人类总用过去的经验或者规律总结来预判未来,然而未来说到底是不可预测的,这个社会发展带有一种不确定性,人类却总希望有确定性的安全感。相对来说,我好像更喜欢不确定性的生活,难怪总是格格不入。
2016年可以说是不确定性的一年,印象深刻的好像是那些所谓的“黑天鹅”,平稳的表象下暗涌不断,还记得川普当选那天在台湾参加一个论坛,那些专家用一种美国人的口吻发出“Amazing”,有“慧眼”的专家开始说起川普现象的研究,但说起未来的战略却有点无措,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历史。
以史为鉴,那是在社会步伐缓缓前行的背景下,而在高速发展的今天,或许会有越来越多不确定的事件冲击社会节奏,有很多人开始焦虑——跟不上时代变化,害怕被淘汰。记得在华人领袖高峰论坛,蒋友柏说他女儿小小年纪就会对他说,要赚钱给她未来用,因为李开复说十年后人工智能将取代90%工作,她可能会失业。
那十年后我会不会失业?我好像没考虑过这个问题,还是先来看看自己过去的2016一年,翻看年初的计划,只觉一阵愧疚…… 继续阅读